• 24

    2023-04

    分享

    104年前,红色曙光从这里升起

    2023年4月22日学部老师带领学子们参观党史红色基地—北大红楼。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们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子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担当历史使命,“彩虹桥”人才计划特此组织以“见证革命历史,重温觉醒年代”为主题的外出实践活动。

    图片.png

    北大红楼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1961年3月4日,北京大学红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大红楼遗存有校长室、校长办公室、第二阅览室等独立房间。

    图片.png

    站在北大红楼前,我们被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所震撼到。从红楼中门进入,“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的标题映入眼帘。

    展览分为“经历近代各种力量救亡图存探索的失败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唤起民族觉醒 构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高举爱国旗帜 形成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播撒革命火种 打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 铸就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6部分,958张图片、1357件文物、40件艺术品分布在各个展室,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

    李大钊是北京大学也是

    中国系统地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第一人

    1918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使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之后,李大钊先后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5月至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部分。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篇文章。

    图片.png


    一个青年的思想改变

    1918年6月,刚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收到北大教授杨昌济关于赴法勤工俭学的信息,新民学会专门开会讨论此事。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条出路,“应尽力进行”,并派蔡和森去北京打前站。蔡和森到京后各方联络,拜访李石曾、蔡元培等人,两次写信催毛泽东邀集志愿留法者迅速北上,信中特别转达了杨昌济的意见:“师颇希望兄入北京大学”,以打下“可大可久之基”。

    毛泽东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主要负责登记来馆里看报的读者。利用图书馆工作的便利条件,毛泽东大量阅读,可以更快地阅读到《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也能广泛涉猎西方思潮中的先进思想,以从中找到能够改造中国的思想理论。毛泽东两次赴京,在这里,他实现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而这一切变化,又都与北京大学和李大钊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毛泽东政治实践的重要起点。

    图片.png

    参观之后,进行了趣味试题比赛,加深了同学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比赛结束后,学子们在红楼前合影留念。

    图片.png